携剑远行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14章 任性而随意的方节帅,盛唐挽歌,携剑远行,八零电子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后突厥牙帐已经被毁,呼号的北风之中,燃烧过后的残骸,在雪地里随处可见。不知生前有何事迹的无名之辈,尸体已经冻成冰雕一般,被回纥人随意堆在一起,看起来甚是可怖。

毗伽可汗碑前,一个高大的身影在此驻足。他穿着唐军中常见的皮甲,内有棉袄,身后披着红色大氅。

手里拿着骆驼皮革制成的头盔,眼睛盯着石碑上清晰可见的古粟特文字母,如同鬼画符一样。

根本没法看懂!

“来人啊,把这座石碑,给本节帅把上面的字都给刮了!

一个不留!”

说话的人,正是大唐幽州节度使方有德。他从碛口出发,沿途已经收服了仆固部、拔悉蜜(即阿部思部)、契苾、拔野古等部。这些部落,都答应将来派人到灵州城参与会盟,尊大唐皇帝李隆基为“天可汗”。

仆固部更是派遣以仆固怀恩为首的一支骑兵队伍,给唐军助拳,给方有德打杂,帮助唐军收编后突厥汗国的残部。

唯独九姓铁勒中的回纥,势力强大桀骜不驯,暂时还未表态。当然了,他们也没翻脸。

如今,方有德便是在毗伽可汗碑这里扎营,等着回纥使者前来商议会盟之事。

为什么要会盟?

当然是为了联合起来对付吐蕃了,起码不能拖大唐的后腿。

这些草原部落在必要的时候,必须作为大唐的“雇佣兵”,参与到对吐蕃的战争中。

这便是外交的力量所在。

它依托于自身实力,将力量投射的距离延长到极限。

这次会盟,李隆基会亲自携礼部尚书及礼部相关人等到灵州,仿照当年太宗的事迹,在灵州立碑盟誓。

大唐贞观二十年(646年)九至十月,太宗整合漠北,邀请草原部落使节数千隆重会盟。

于是分布在宁夏北部及青海、内蒙古各处的铁勒诸部族首领,得知唐王要亲自到灵州会见受降,都亲自带队赶往灵州,或派使节到达。

会盟之际,太宗兴致高昂,便即兴挥毫,赋五言诗一首,并令石匠将诗刻在石碑上,以记其事,史称“太宗灵州勒石”。

这便是贞观的巅峰高光时刻,李隆基时刻以此事为榜样,心里想着重建当年之荣耀。

这次方有德写信劝说李隆基在灭后突厥汗国后,亲临朔方军控制下的灵州城(也叫受降城)参与会盟。好大喜功的基哥,几乎是不假思索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大明1840

三十如虎

琳琅幻境: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

文亦心